资讯中心

刊物 / 文章

2012年1月

点滴累积 好好珍惜— 强积金制度实施二十载

今日是强积金制度推行2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一个成熟的退休保障制度需要长时间发展和孕育,并配合社会发展和市民期望不断自我完善,适时作出优化和改革。本港的强积金制度经过了20年的演进,现正处於发展中途点,从多角度检视今天的状况,不单印证制度正稳步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更在多个范畴获得肯定。

 

退休保障与全港所有市民息息相关,故此在制度设立前後都广受社会注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决定参照世界银行提出的第二支柱退休保障作为蓝本建立强积金制度,并於200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由於制度的面向极为广阔,涉及的持分者十分之多,积金局作为制度的推动者,守护者和改革者,多年来致力坚守岗位,并本着「以计划成员为先」的重要原则,履行职责。

 

从成效而言,按世界银行於2016年制定以「成果为本」的私营退休金评估框架,强积金制度在覆盖率、安全程度及可持续程度这三方面均表现理想。至於充足度及效率方面,积金局同时亦努力不懈积极作出改善。 

 

覆盖率

 

在制度推行前,香港只有约三分之一工作人口获得退休保障,至今已有逾85%就业人口享有强积金计划或其他类型退休保障计划保障,覆盖率之高,位列国际前茅,充分反映强积金制度的兼容性。强积金投资不设任何门槛,即使基层打工仔的小额供款,亦能投资优质并且受规管的基金产品,发挥了推动「普及金融」的重要作用。

 

可持续程度

 

就可持续程度而言,强积金透过界定供款安排,令制度具备足额资金,在财政持续性上较随收随付制度为高,与香港作为小型外向经济体的量入为出理念相符。环顾全球各地,退休保障制度形形式式,有人认为北欧对退休人士的福利较多,但凡事皆有两面,他们的代价是国民要负担庞大的税务开支。甚或有实行界定福利退休制度的国家,因其退休制度的财政持续性受压而要增加税收,大大增添国民的负担。

 

回顾本港,尽管强积金制度过去20年经历过不少风浪,但仍然稳健发展,共有 13年录得正回报,而出现负回报的年度,紧接的一年往往能够反弹,至於总资产至今亦已累积超过一万亿元,成立至今整体年率化净回报为3.9%,高於同期通胀率1.7%,成为香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退休储备。

 

安全程度

 

在安全程度方面,有赖香港完善的法律及金融制度作为强积金制度的重要基石,加上强积金计划由强积金受托人以信托形式管理,令计划成员的资产得到周全保障。

 

充足度

 

积金局明白强积金的充足程度与计划成员退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故积极鼓励计划成员在强制性供款以外,作自愿性供款。以积金局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假设一对夫妇由2000年12月起持续作强制性供款,他们只是过了投资期的一半,便已合共累积约$85万强积金,如他们同时作自愿性供款,只是过了投资期的一半,便已合共累积$203万强积金。

 

政府为进一步鼓励打工仔作自愿性供款,去年首次以税务优惠为诱因,推出可扣税自愿性供款(TVC)。截至今年10月,已开设的TVC帐户逾42,000个,总供款额接近$25亿,平均每个帐户的供款额为$58,000。

 

效率

 

强积金其中一个设计特点,是以市场主导并分散由受托人负责管理。但经过多年来的运作,政府与积金局致力改善制度的运作效率,以便计划成员能更好发挥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包括在2012年推出俗称强积金半自由行的「雇员自选安排」,让打工仔有更大的「话事权」;另一重要措施是於2017年推出设有收费上限、随龄降险及备有分散风险特性的预设投资策略。近年,积金局推出一站式「强积金基金平台」,并把基金管理费以「一拆三」的形式显示,让计划成员能够「货比三家」。

 

虽然制度设计上,积金局没有收费规管功能,但积金局一直不遗余力透过多种途径促进市场竞争,创造更大减费空间。强积金整体平均基金开支比率已由2007年12月时的2.1%,降至目前的1.45%,减幅达31%。

 

同行廿载 继往开来

 

由政府拨款、积金局承办筹建的积金易平台,期望藉近年金融科技跃进,进一步提高制度工作效率,并把强积金的行政程序简化、统一和自动化。积金易项目是强积金制度成立以来最大的改革,当全面启用後将为强积金生态系统带来一番新景气,包括推动竞争,带来更好价格、产品和服务质素,最终令计划成员获益。

 

强积金制度设立以来,积金局一直担当守护者的角色,并因应社会变迁与市民需要,改革及完善制度各个环节,过程可谓一步一脚印。历年来,我们先後19次修订强积金法例工作,又不时推出创新的措施和投资产品,并持续透过有效的监管和执法工作,以保障计划成员的利益为先。

 

强积金制度20年来累积的成果得来不易,成绩有目共睹。放眼未来,积金局将继续秉持初心,与香港市民在退休保障的路途上并肩前行,继续革新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以成就「点滴累积,好好珍惜」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