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刊物 / 文章

2022年8月8日

积金局回应8月8日明报Money Monday题为「港楼表现跑赢强积金」的文章

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强积金的关注,就   贵报於88日刊登由陈永杰先生撰写题为「港楼表现跑赢强积金」的文章,部份内容及论点有商榷之处,故现提供资料及分享本局观点,希望  贵报读者能正确认识有关议题。

 

首先,我必须指出,强积金是世界银行提倡的多支柱退休保障制度下的第二支柱,目的是为在职人口提供基本退休保障。强积金计划成员透过每月的定额供款,建立投资纪律,加上「平均成本法」的效应,不论市况好坏,都会买入强积金基金单位,长远协助「拉匀」购入基金单位的成本,缓和短期市场波动对投资的影响,为退休储备增值,与物业投的形及目然不同。因此,将强积金与物业投作直接比较不但是不恰,甚有误成分。

 

再者,物业投资的门槛比强积金投资高得多,买家不但需要支付一笔等同楼价若干成数的首期,还要申请物业按揭贷款,而有关按揭的还款期动长达数十年才能回物业。

 

相反,强积金基金则不设投资门槛,强积金计划成员,不论供款额多少,都能买入由各大金融机构管理、受严格规管的金融产品,让不同阶层的打工仔都能够以可负担的资金投资基金产品。作者将投资物业和供强积金来比较,绝对欠合理理据。

 

积金局了解强积金计划成员十分关注强积金的投资表现,但强积金乃长达三、四十年的长线投资,期间无可避免经历不同的经济周期。强积金实施21年以来,尽管经历了不同的短期市场波动,但强积金一直发,过去出现负增长的年份,翌年通常都会反弹,重回正增长,稳健地为计划成员的退休资产增值。截至20223月,强积金总资产约$11,200亿,当中约三成$3,260亿)为净投资回报。自强积金制度实施以来的平均年率化净回报为3.6%,亦高於1.8%的同期平均通胀率 

 

积金局行政总监

郑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