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刊物 / 文章
积金局回应9月7日大公报「安全网反思劳工篇」相关文章及「井水集」专栏
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强积金的关注,就 贵报於9月7日发表「安全网反思劳工篇」相关文章,包括题为「88岁清洁工烈日当空执垃圾 靠劳工安全网怎能安享晚年?」及「今年强积金人均蚀3.85万元」的报道,以及由龙眠山先生於其「井水集」专栏撰写题为「安老需要更多诚意」的文章,部份内容及论点有商榷之处,我亦对部分表述不表认同,故现提供资料及分享本局观点,希望 贵报读者能正确认识有关议题。
对於有关报道及文章在提及强积金时,有多处与事实不符,包括「强积金表现未如理想」、「强积金长期录赤字」、「强积金户口金额不断『缩水』」及「强积金靠不住」等,这些说法有误导之嫌,甚至会削弱公众对强积金制度的支持。
积金局明白强积金计划成员十分关注强积金的投资表现,但强积金乃长达三、四十年的长线投资,期间无可避免经历不同的经济周期。强积金实施21年以来,即使环球经济及投资市场曾经历大幅波动,强积金仍一直稳健增长。过去21年来,强积金共有14年录得正回报,往往录得负回报的年份,其後通常亦能够回升,而整体趋势向上。就以过去五年为例,强积金扣除收费和开支後,其中三年的净回报就超过一成 (分别为2017的22.3%、2019年的12.2%及2020年的11.7%)。
截至2022年6月底,强积金总资产约$10,600亿,其中扣除收费及费用後的净回报超过$2,490亿。自强积金制度实施以来的平均年率化净回报为2.8%,亦高於1.8%的同期平均年率化通胀率。过去十年间,强积金总资产增加175%。
事实上,根据强积金法例,计划成员必须年满65岁或在特定情况下,才可提取其强积金。换言之,在提取强积金前,市场短期的波动很多时都是帐面上落。因此,如评论强积金表现时只集中短时间的升跌,未免是以偏概全,如用上负面字眼来形容更有夸大之嫌,容易令公众误解从而盲目捕捉市况,一旦作出不智投资决定,例如「低位放、高位入」,导致投资损失,与强积金透过长线投资为打工仔的退休储蓄増值的原意背道而驰。
另外,我亦想指出强积金制度的整体回报与计划成员投资的资产类别亦息息相关。截至2022年6月底,强积金总资产中,44%为股票基金的投资,35%则投资於混合资产基金,两个基金类别占强积金总资产约8成。整体来说,股票投资一向在强积金中占较高比例,占总资产64%。因此,近期股票市场波动,对股票基金回报影响较大。
尽管过去一年,股票基金和混合资产基金的回报均未如理想,但它们的五年期和自制度实施以来均录得年率化正回报(分别为2.3%和2.1%,以及4.2%和3.7%),并跑赢同期通胀(两者均为1.8%)。由此可见,强积金制度一直持续稳健发展,为计划成员提供基本的退休保障。
对於缺乏时间或投资知识管理强积金的计划成员,可考虑俗称「懒人基金」的预设投资策略(default investment strategy (DIS))。DIS分散投资於环球股票及债券市场,收费设有上限(分别为管理费0.75%及实付开支0.2%),并设有「随龄降险」的自动调节机制,是一个便捷的现成投资策略。
郑恩赐
积金局行政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