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刊物 / 文章

2023年2月7日

积金局回应2月2日星岛日报「每日杂志」专栏题为「强积金的问题带来无限机遇」的文章

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强积金的关注,就 贵报於2月2日「每日杂志」专栏刊登由陈进雄先生撰写、题为「强积金的问题带来无限机遇」的文章,本局认为有必要就部份内容及论点提供相关资料及藉此分享局方观点,希望有助 贵报读者更全面及正确认识有关议题。

积金局明白强积金计划成员十分关注强积金的投资表现,但强积金乃超过四十年的长线投资,期间无可避免经历不同的经济周期和市场起伏。强积金的设计是透过「平均成本法」,以定期定额的方式进行投资,计划成员无须预测最佳的入市时机,亦不用捕捉市场,长时间储蓄投资有助「拉匀」购入单位的成本,缓和短期市场波动对投资的影响。

以2022年来说,虽然强积金总资产在第三季一度下跌,但受惠於投资市场於第四季表现改善,截至2022年12月底,强积金总资产值已回升至超过$10,500亿,其中扣除收费及费用後的净回报约$2,200亿,自制度在2000年实施以来的年率化净回报率为2.3%,高於同期消费物价指数平均升幅。而过去22年,虽然有八个年度(包括去年在内)录得负回报,但强积金制度有14个年度录得正回报,而录得负回报的年度其後亦往往能够回升,显示强积金制度长远经得起考验。

对於陈先生指「单靠强积金并不可能养老」,并对由私营机构管理强积金提出质疑,我必须强调,强积金是世界银行提倡的多支柱退休保障制度下的第二支柱,目的是为工作人口提供基本退休保障。它必须与其他支柱,例如自愿性供款、个人储蓄、相关的社会保障计划及公共服务相辅相成,才能更全面支援退休生活所需。

此外,强积金制度属於具足额资金的界定供款计划,这设计的目的是不会出现因计划资产不足而须由政府、雇主或雇员补贴,在财政上能持续运作。由私营机构管理的强积金可投资於不同的市场和资产,让计划成员因应自己人生阶段及个人所需作不同选择。打工仔的强积金投资可以「自己话事」,不会受政府的财政及其他社会状况影响。

至於作者指「很多市民对基金收取的费用存在不满」、「无论基金公司表现如何,只要不会蚀到零,他们都可以收到管理费」。事实上,所有强积金受托人均受积金局严格监管,其行事必须秉持「以计划成员为先」的受信原则。强积金受托人有责任向计划成员披露有关强积金计划投资管治的概况,交代他们如何履行相关职责,例如如何监控投资经理、如何监控投资管理费等。强积金受托人须於2022年11月30日或之後完结的所有财政年度,编制强积金计划年度管治报告,就其计划是否物有所值进行评估,并在管治报告中披露评估结果和跟进情况。受托人将最早於2023年第2季,向积金局提交管治报告及於受托人网站发布,协助计划成员了解他们的基金选择是否物有所值。管治报告亦将刊载於积金局网站,以方便计划成员查阅。

我们明白,从计划成员的角度,管理费水平「越低越好」,但我必须指出,营运强积金计划涉及多项法定工序和强积金独有的行政工作,包括处理每月数百万名计划成员的供款、核对供款金额、登记新计划成员、按成员的投资指示购买/转换基金,以及审核和处理提取强积金申请等行政程序,均须由强积金受托人负责。而一旦出现雇主拖欠强积金供款时,受托人亦要协助积金局为受影响雇员向雇主追讨拖欠的供款及附加费。此等行政工作对於保障计划成员利益至为重要,这亦是强积金收费中行政费占基金开支比率超过4成的主要原因。然而,本着计划成员为先的宗旨,积金局会继续监察强积金收费水平,并采取不同措施为计划成员带来物有所值的基金选择,加强他们的退休保障。

监於社会对强积金收费的关注,推动减费正正是积金局一直以来的首要任务之一。以往积金局推出过多项改革措施推动减费,包括提升基金收费透明度、提供比较价格工具,推出俗称「强积金半自由行」的「雇员自选安排」等。在局方和业界共同努力下,收费水平持续下降。用以客观衡量强积金收费水平的「基金开支比率」由2007年的2.1%持续下降至目前的1.33%,下降幅度超过三成半。而积金局现正全力构建的积金易平台亦是以推动再进一步减费为目标,在平台推出首两年,我们预期计划成员须支付的计划行政费将平均降低三成,而平台运作十年内,累计节省高达$300亿至$400亿的行政成本,相当於期内原来行政费用的41%至55%。

积金局行政总监
郑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