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金局
积金·志
强积金制度设计具分散风险优势
强积金制度规模庞大,涉及460万名计划成员和33万名雇主。跟其他退休保障制度一样,强积金须经历跨越40年的累积、发展和优化,才算发展成熟。强积金制度在2000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快满22 周年,期间推出了不少优化改革,但以一个退休保障制度而言,它仍然处於一个「青年」的发展阶段。
强积金投资表现往往成为话题,正如我们经常作出的公开呼吁,强积金投资是极之长线的投资,强积金计划成员不应以一般投资短炒的角度去看待强积金。事实上,制度实施近22年来,经历过多次经济周期和金融市场波动,当中有14个年份录得正回报,而出现负回报的年份,随後的年份每每都能够回升。
#由於所涵盖的期间短於一年,数字只反映有关期间的净内部回报率。
强积金设计三大优点
我们没有水晶球预测明天的投资环境,但希望计划成员明白强积金设计具有三大优点,包括平均成本法、分散投资及预设投资策略。
(一)平均成本法「拉匀」购入单位成本
强积金透过平均成本法,以定期定额的方式进行投资,让计划成员毋须预测最佳的入市时机,亦不用捕捉市场。长时间和有规律的定额储蓄投资方式有助「拉匀」购入单位的成本,缓和短期市场波动对投资的影响,为退休储备增值。
因此,我再次强调强积金制度稳健,长远经得起考验,况且目前强积金的短期表现,并不能代表计划成员整段强积金投资期的情况,所以计划成员毋须过份忧虑市况波动。否则如果在市况急剧下跌後才把强积金基金转换,很容易造成「高买低卖」的情况,而本来只属短期性的波动也会在沽出後成为实际亏损。
(二)分散投资有助降低风险
强积金制度的整体回报与计划成员投资的资产类别息息相关。在强积金总资产中,约44%是投资於股票基金及35%投资於混合资产基金(即主要投资於股票和债券的基金),两个基金类别占强积金总资产约8成。所以,市场波动会非常影响强积金整体回报。
虽然过去一年不同类型的强积金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强积金保守基金除外)投资表现录得负回报,但若从较长年期的角度来看,各类基金均录得正回报,而自制度实施以来,股票基金及混合资产基金更分别录得约1.4倍及1.2倍的累积净回报,反映强积金从长线投资的角度,可以达到滚存增值的功能。
强积金制度提供投资於不同市场及资产类别的基金,计划成员可善用强积金设计上的优点,建立均衡的投资组合。我呼吁计划成员定期检视自己的强积金投资组合,因应自己人生阶段、风险承担能力及个人投资目标等因素作投资配置,谨记相对於集中投资在单一市场或资产類别,分散投资有助减低投资风险。
(三)「懒人基金」值得考虑
至於缺乏投资知识和时间管理强积金的计划成员,则可考虑预设投资策略(俗称「懒人基金」)。预设投资策略分散投资於环球股票及债券市场,加上「随龄降险」的自动调节机制,可以更有效减低风险,并设收费上限,是一个值得计划成员考虑的现成投资策略。
积金局主席
刘麦嘉轩